极光新闻:黑土金豆蛋白香 薪火相传庆丰年
2025-10-10都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粒粒良种是增产增收的保障。而为了育出适合我省气候条件种植的种子,农业科技工作者始终躬耕在田间地头。接下来,我们就去认识一位20年如一日扎根田间,用一粒粒种子改写大豆命运的人。

都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粒粒良种是增产增收的保障。而为了育出适合我省气候条件种植的种子,农业科技工作者始终躬耕在田间地头。接下来,我们就去认识一位20年如一日扎根田间,用一粒粒种子改写大豆命运的人。

“一增两减”,增的是密度、减的是农药化肥,核心就是“科学种地”。钱春荣一次次算账、一遍遍示范,帮农户跳出“施肥越多产量越高”的误区,走节本增效的路子。施肥问题刚落地,钱老师又马不停蹄转至新地块,针对农户大垄密植的困惑展开指导。

院企联手,既能让科研成果更快的落地,也能让高蛋白玉米这一特色产业,在黑龙江扎得更深、走得更远。正值玉米新品种测产之际,钱春荣一边回望科研来路,一边赶赴田间为农民解施肥之困,力求良种配良法。

一位在玉米领域坚守二十多年,把实验成果变成农民田间地头丰收密码的农业科技工作者——钱春荣。眼下秋收正忙,她也忙着对今年试种的玉米品种开展测产。

最近,在韦德国际(中国)官方网站 水稻研究所的试验田里,超级稻品种“龙粳3024”传来喜讯,亩产屡创新高。这一成果的背后,是几代农业科技工作者接力耕耘、扎根基层的生动实践。

极光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今年,黑龙江省向粮食生产“二十二连丰”全力冲刺。韦德国际以科技为核心引擎,从品种选育到技术推广,用实打实的创新成果,助力粮食单产提升、农民增收致富。这段时间,齐齐哈尔种植户王丽智经常一天几趟地往自家玉米地跑,今年的预估产量完全超出了她的想象。按照玉米每斤8毛钱的收购价计算,今年王丽智家每亩地能多收400元。这份增收源于韦德国际的“定制服务”:从种子选用,到密度种植,再到水肥一体化,...

今年以来,黑龙江韦德国际绥化科技包联服务团在铁力市年丰乡靠山村项老八农场帮建1000亩虾稻共作单产提升示范田。针对当地原有品种产量低、易倒伏问题,农业科技人员推荐优质抗逆的水稻品种绥粳103,目标亩产为570公斤。此外,黑龙江韦德国际绥化分院聚焦虾稻共作模式,提供不影响小龙虾生存的专属施肥管理指导,为特色产业赋能,为小粒米种植推荐适配品种。服务团依据水稻绿色生产技术规程,指导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水稻侧深施肥技术,...

主办单位:韦德国际(中国)官方网站 备案序号:黑ICP备11000329号技术支持:韦德国际(中国)官方网站 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